首创70°悬崖农光电站 | 帷盛凌云支架开拓光伏应用新场景
2025-09-29 文章来源: 阅读:5388次

在“农光互补”的探索中,70°局部陡崖曾是光伏禁区——千岛湖油茶基地的峭壁上,帷盛科技正架起一道钢铁脊梁。建设中的杭州淳安项目,以行业首创的悬崖桁架方案突破40°平均坡度+70°局部陡崖的双重极限,用17连跨凌云柔性支架让272米光伏长廊跨越10米深渊,在守护油茶绿意的同时,刷新山地光伏技术高度。


峭壁上的极限挑战:70°陡崖攻坚


千岛湖项目绝非寻常战场:

地形极限:40°平均坡度叠加70°局部悬崖,机械难以驻留;
断崖阻隔:开凿山路形成10米垂直深渊,常规支架悬空失效;
生态红线:油茶园不可破坏,需保障茶树采光与农机通行;
技术团队攻坚笔记:70°坡面无法站立,支架受力异常、组件排布难定位、边柱方案设计阻力异常——我们重新设计桁架结构,硬啃下这块陡崖‘硬骨头’!


帷盛攻坚方案:70°悬崖上的技术突围


面对极限坡度与10米落差,技术团队创新破局:

1、70°悬崖桁架系统(行业首创)

6.5米竖杆直插崖底:定制桁架竖杆深入基岩,交叉撑构建三角稳定体系;
整体底座抗侧倾:扩大底座面积并锚固,抵御悬崖边缘风荷载以及70°坡面滑移力;
现场适配施工:根据地形实时调整构件角度,确保精准落位。


2、凌云柔性协同赋能
272米大跨飞跃:17连跨×16米钢索延展,减少茶田桩基密度,抵抗70°坡面侧滑;
离地净空保障:组件最低点距地1.5米,桁架抬升避开茶树冠层;
陡坡自适应:钢绞线柔性调节贴合45°斜坡,施工零地形改造。


技术价值:陡崖上的三重突破


征服70°极坡:首套70°陡崖支架系统通过荷载仿真验证。
农光共存:设计方案确保油茶树在桁架间隙可正常生长,农机通道得以畅通无阻。
安全可靠:结构设计经过严格的风荷载、雪荷载及地震作用仿真分析验证,位移指标远低于安全阈值,具备应对当地梅雨强风等工况的能力。


当6.5米桁架扎根70°悬崖,当钢索在近乎垂直的坡面铺开光伏阵列——这不仅是工程,更是对技术极限的探索。千岛湖项目证明:最险峻的峭壁,终将成就技术创新的高度。帷盛科技,以结构智慧,突破陡坡农光安全难题!
二维码 帷盛科技
©2020 杭州帷盛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3035430号-1
网站建设:翰臣科技